轉載 作者: 大材研究
眾聲喧嘩下,對全屋軟裝模式的看好,成了多家大廠的共識。
據不完全統計,一二梯隊軟裝企業里,已有上百家實力派放開手腳,持續加碼全屋軟裝業務的開發,形成了墻布+窗簾+墻飾+窗飾、墻布+墻板+窗簾+抱枕+藝術涂料+沙發等多品類融合的模式。
備受關注的是,近幾年里,從北京軟裝展到上海軟裝展,多品類融合、一站式配齊的全屋軟裝模式都構成了極為重要的題材。
模式的成熟還在繼續,賽道的前景進一步拓寬,為搶占先機把握新機遇,定檔于2023年8月10日—12日的第34屆上海軟裝展,將全屋軟裝列為核心題材,搭建機遇流動、廠商對接與供需匹配的平臺,再次為該賽道的起飛助跑。
局勢進一步明朗,一個充滿希望的全屋軟裝時代,已打開大門。受益于品類的打通,軟裝行業可能出現一批5億規模的公司,打破當前的增長天花板。
接下來的難點在于,我們應該如何布局與行動,才能抓住涌動的市場紅利。

大勢觀瀾:全屋軟裝迎來繁榮時刻
放到五年前,全屋軟裝還處于試水階段。
但墻布、窗簾等兩三種品類的融合業態起步很早,至少十年前時,就有公司陸續布局,成功完成了從研發、生產到渠道、終端的模式建立。
如今的軟裝版圖上,多品類融合與一站式全屋整體軟裝模式不再是試點,而是構成部分企業向上突破的戰略,成為軟裝大舞臺上的一道風景。
受益于此前的全屋軟裝探索與運營能力提升,無論是套系化研發能力、生產保障,還是渠道的接受度與經營能力、消費端的滲透率,都有了較為明顯的提升。
一大現象是,至少從2021年開始,全屋軟裝模式就成為北京軟裝展的主要題材之一,部分知名品牌持續投入,使得市場熱度明顯升溫。
給外界信心的是,入場品牌普遍不是新手,而是經歷了數年時間的沉淀,從單品類延伸到雙品類,再到全屋模式的鋪開,走得很穩,各個環節的經營能力逐步增強,讓人們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陸續實現的探索成果,對市場前景給出了最有力的佐證。
其中,兩種模式頗為突出,一是墻布+窗簾的模式,輔以墻飾、窗飾等產品,可以稱之為小全案。
另一種則是以墻布+窗簾為基礎,延伸到背景墻、藝術涂料、墻板、抱枕、柜類定制、軟體家具等品類,可以稱之為大全案。
無論是哪種模式,其邏輯都很清晰,就是以設計為導向,提供家居空間的整體軟裝設計,面向客廳、臥室、書房、兒童房、餐廳、陽臺、玄關等空間提供產品配置服務。
第一種模式里,參與的品牌較多,至少有領繡、艾是、西大門、城市素顏、蝶繡、紅寶石、美綺、摩卡軟裝等。
在今年的北京軟裝展上,艾是就提出了整體軟裝5.0時代的概念。從主推套餐來看,艾是聚焦墻布窗簾兩個品類,例如今年61健康季活動中,主推的5200元全屋健康軟裝套餐就是墻布+窗簾。
成功登陸上交所的聯翔股份,旗下核心品牌領繡以墻布起家,后切入窗簾、墻畫品類,提供整體空間方案。在今年北京軟裝展上,主推新中式、現代輕奢、童真童夢三大設計風格,營造所見即所得的體驗。
此外,西大門也是以墻布、窗簾、窗飾、布墻板為切入口。城市素顏以“軟裝一體化”為主線,配套墻布、窗簾、背景等品類,向整體軟裝進軍。

第二種模式里,其產品線更長,亦有多家品牌布局,例如玉蘭家居、米蘭軟裝、伊伊布舍、橙飾家居、欣旺優能等。
在今年北京軟裝展上,玉蘭家居帶來墻布、墻板、窗簾、抱枕、藝術涂料、沙發等全品類軟裝產品,并搭建起全品類展館。新的變化是,玉蘭增加了涂料品類,引進美國MUELLER漆,高達1320款色號,為軟裝一體化解決方案提供了更多的選擇。
伊伊布舍以窗簾業務為主,今年在北京軟裝展已推出墻板、背景、窗簾及家紡等為主的一體化模塊化空間產品。
橙飾家居邁出的步子很大,針對毛坯整裝、老房翻新、精裝改造等消費需求,通過集成“軟裝包、家具包、飾品包、智能包”等套系組合,提供全案交付、拎包入住的一站式軟裝服務。而米蘭軟裝也推出了新店態新模式,融合家居軟裝八大產品系列為一店,強調“全屋整裝+全案設計”的發展模式。
較早的時候,宜和宜美走了一條全屋軟裝家具定制的路線,按平米計價,根據實際戶型進行設計定制,曾提出全屋軟裝=定制柜體+家具+窗簾+燈具的概念。
新模式轉型的出現及成功案例浮出水面,意味著軟裝市場跳出墻紙墻布、窗簾單品的打法,純單品時代宣告結束,品類擴張與融合成為新的潮流。新的軟裝市場版圖上,單品模式、品類融合模式、全屋軟裝模式將同臺競技。
這一趨勢的清晰呈現,將繼續體現在2023上海軟裝展,展會的六大核心板塊里,全屋軟裝獨立,與窗簾布藝、藝術涂料、墻面飾材、智能軟裝、家居飾品/軟裝輔材等并列,首次將全屋軟裝提升到了比肩主流單品類的核心地位。
可預期的是,國內主流全屋軟裝品牌的集結,加之近十萬專業觀眾的觸達,無疑再次助推全屋軟裝熱度的再次升溫。
模式的前景有多大?
如何才能抓住機會?
要看清一種模式的前景,或者判斷一種模式的成功可能性,關鍵是把握它的價值能否贏得產業鏈各方認可,尤其是品牌方、渠道商、消費端對新模式的認可度。
品牌方對全屋軟裝模式的態度,分成了看好、觀望與否定三類,其中,持看好觀點者,已攜重量級資源入場,基于上文所述,相信可以感受到澎湃的熱情。
受品牌方的推動,加之突破單品類增長瓶頸、提升業績增量的訴求強烈,部分經銷商也正擁抱全屋軟裝。
走訪中發現,部分經銷商正將墻布店、窗簾店改造升級為整體軟裝店。
對經銷商群體來講,全屋軟裝模式的價值明顯,不僅可以通過多品類融合、套餐式銷售等措施擴大客單值,而且能夠為消費者提供全屋空間的軟裝設計方案,解決搭配難題,無疑,在打動客戶上,其競爭優勢明顯。
早年的時候,已有經銷商經營多個品類,但要對接不同品牌,代理成本與運營成本都比較高。而時下,一大批全屋軟裝品牌的出現,提供一站式快速補貨等支持,可降低經銷成本。

消費端又如何看待全屋軟裝?
認可度正在發生變化,一站式配齊、一體化交付所創造的省事省力優勢贏得了越來越多用戶的青睞,加之設計驅動帶來體驗升級,借助云設計工具輸出軟裝方案,營造所見即所得的體驗,符合新一代消費者的主流期望。
值得注意的是,受全案軟裝設計、一站式采購趨勢的影響,傳統單品類經銷模式的缺點被強化,例如用戶體驗差、運營效率低、增長進入瓶頸期等,而多品類的集成提供了可行的解決辦法。
上海軟裝展SWFE2023的助推,無疑會進一步促成全屋軟裝的升溫。多種因素促成的市場環境變化,無疑會影響更多從業者的思維,看待新模式的到來。
我們認為,伴隨設計、研發、生產到渠道、終端、交付的進步,全屋軟裝還將走入更多家庭。消費者希望商家提供整體搭配的軟裝方案,再按照效果圖進行產品配置。與此同步,整個行業有潛力駛入快車道,帶來軟裝市場的新變化。
但要想抓住這輪機會,產品端、銷售端、服務端都需要展開又一場變革。
我們先從產品端講起,以前的研發設計都是單品邏輯,全屋軟裝提出的要求是套系化研發。
墻布、窗簾、地毯、抱枕、床品等單品研發與生產能夠跟上終端需求,同時從戶型、功能、色彩、客戶需求等入手進行個性化設計,推出多品類融合的整體軟裝解決方案;再按設計方案進行定制生產、配送與安裝,按需定制,成品化交付。
尤其是設計的重要性再次提檔,對此,上海軟裝展SWFE2023提出了「設計引領」的主旨,搭建軟裝設計創意平臺、設計精英大本營、軟裝好物前沿秀場、設計趨勢風向標等設計類平臺,整合設計資源。
并以墻紙墻布窗簾產品為依托,擴充至家紡布藝、家居飾品、涂料、智能軟裝等全產業鏈,引入定制企業、聯合裝企,實現全案設計的場景打造,助力軟裝品牌在研發設計端拔得頭籌,把握全屋軟裝設計的前沿邏輯。
圍繞全屋軟裝題材,上海軟裝展拿出了新的打法:以全屋軟裝模式為線索,全面整合國內主流品牌,力圖實現設計思維的大薈萃、全屋方案的大云集、合作模式的大呈現、品牌實力的大梳理、全案運營經驗的大分享。
如此做法有兩個目標,一是確保意向觀眾,能夠全面系統地看到國內全屋軟裝發展情況及品牌矩陣;二是確保每家參展品牌能夠充分展示在全屋軟裝模式上構筑的競爭優勢,深度影響精準客商。
銷售端面臨的沖擊或許更大,以設計為導向的銷售模式上升為主流,傳統的產品銷售模式將成為輔助。
門店、團隊、銷售方式、交付服務等都將進入調整期。
具體而言:1)門店形態將從產品陳列走向家居生活場景呈現;2)團隊能力正在重塑,從講產品到講方案、從賣單品到推全案;3)設計資源變得重要起來,借助設計方案搶占流量入口,提升成交率;4)面向客戶的交付模式也將改變,以前的產品交付將升級為空間方案的交付。
發現趨勢、看清形勢只是贏得未來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找到順勢而起的經營措施,轉變為每一個環節的經營能力。
值得期待的是,當數十家甚至上百家全屋軟裝品牌集中登場,成功經銷商們被挖掘被發現,全屋軟裝的運營密碼也將在2023上海軟裝展上進一步揭曉。
目前,上海軟裝展已展開客商邀約,以經銷商為主體,拓展設計師、裝飾公司渠道,同時加強酒店、民宿、地產等終端大客戶的邀請。并對接線上資源,邀約房地產企業、裝飾/設計公司建材城優質采購商到場,以高價值的客商資源帶給全屋軟裝飛速成長的動力。
值得期待的是,全屋軟裝的探索還在繼續深化,品牌梯隊逐步成型,新的產品方案陸續落地,更多經銷商參戰,對整個產業鏈來講,旺盛的機會正在被創造。